
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训班领导讲话
编辑:武汉大学 时间:2019-08-20 17:21
同志们: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常德是一个农业大城市。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是我们的优势和潜力。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发挥我们的优势,真正把常德从一个农业大城市变成一个农业强市。昨天,每个人都去长沙学习。刚才,万法市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稍后,儒家国务卿也将发表讲话。请做好实施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农业产业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化危为机的重要途径。常德是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化的大市场。农业产业化在工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已达4400多种,其中规模加工288种。烟草、食品、纺织品和林纸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可以说,主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全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去年,随着宏观经济的普遍下滑,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以上,对拉动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逐步加深。为了应对危机,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政策措施,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是政策支持的重点。只要我们抓住国家政策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把农产品加工、流通和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就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效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同时,通过农产品加工和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为启动农村消费和扩大国内总需求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分配利益,突破了传统农业只从事原材料生产的局限,将种植业延伸到加工、销售、观光等领域,实现了种植业、贸易、工农业的对接。它可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有效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基地规模的扩大。受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近年来,我市粮食、棉花、蔬菜、柑橘等产业优势产业基地稳定在800万亩、100万亩、130万亩和110万亩左右。二是有利于培育名品名牌。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83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58%。农产品培育了2个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和62个
个省名牌、22个省著名商标,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三是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传统农业主要生产新鲜食品,而工业管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全面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产品、渔业、休闲和旅游业。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以“农家乐”和农业观光示范园为主的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场134个,每年接待游客235万人次。
第三,农业产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可以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随着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旅游的发展,加快资金流动、物流和信息流的收集,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民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加快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农产品加工小区8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例如,汉寿县蒋家嘴镇近年来发展了11项农业产业化,吸引了8000多名农民入镇。集镇总体规模扩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业产业化扩大了产业规模,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营效率。同时,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途径和空间。农民生产的产品通过流通购买和流通实现了变现和增收。通过主导加工和生产,实现了转型和增收。与此同时,农民通过工业化工作增加了收入。据统计,目前,全市领先的农业产业化带动了1万亩农业基地的加工和流通,直接惠及107万农民。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其中通过十大产业链建设人均收入1008元,占到%。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关于工作重点的问题,刚才万发市长已经讲得非常具体了,在这里,我还简单地强调一下。
1、要做强龙头。龙头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的支持,支持其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标志性农产品加工。一是要落实政策。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本市制定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所有这些政策在农产品加工中都应该严格执行。第二是帮助融资。目前,农产品加工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我们需要扩大规模,但缺乏资金。也缺乏资金来扭转局面,压力非常大。各级各部门必须想办法,努力解决资金问题。三是要加强服务。今年是这个城市的“服务年”。各级部门要切实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要做响农业品牌。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推进食品认证。我们将继续做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的认证工作,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70多种。市级主导食品应在3年内达到无污染或绿色标准。二是要开发特色产品。充分挖掘当地农产品的传统加工技术,通过改进产品包装,增加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效、安全、生态的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积极争创“十大优质品牌”,年内新增名品名牌15个以上。三是要强化质量安全。我们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工程,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操作规程,努力把常德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力争全年80%以上的农产品基地实现无害化。
3、要做大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利用乡村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体验的新型农业管理模式。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目前,大湘西旅游经济合作区已经建立。常德除了在接待服务、旅游配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外,还可以为休闲农业做出贡献,积极拓展大湘西旅游的功能。去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在此文件的指导下,依托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每年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
4、要做活流通销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按产品和行业组织各类合作组织,促进合作组织、加工和农民形成工农业一体化生产体系,引导农民利用市场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为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市县两级应支持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切实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当前我市还存在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特别是去年我市柑橘出现了滞销,给农民群众增收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应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点支持多种农产品流通,支持流通,在各种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区域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分析和传递相关信息,逐步建立我市农产品进入大中城市超市和连锁店的绿色渠道,搭建扩大市场份额的良好平台。同时,要建设和改造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实现增值流通。
三、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
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发展是造福当前、造福长远、增强后劲的重要任务。各级部门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措施,切实开展这项工作,取得成效。
1、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体规划,纳入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去年,全市成立了十大产业链协调领导小组和休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万发市长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两个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各县、市、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成立专门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2、要加大资金投入。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我们要把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重点,通过上大项目,抓大投入,促大发展。一是要抓好引资争项。我们将牢牢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市场机遇和扩大内需、增加农业投资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常德农业资源大市场优势,精心筛选和包装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最后一批重大投资项目。二是要加强财政扶持。市、县级财政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全市已建立农业产业化建设资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引导资金,并计划整合各种农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增长性好、驱动力强、相关性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龙头农业生产基地。三是要激励金融投入。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投资信贷资金,鼓励各级银行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力度,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担保,市财政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3、要凝聚工作合力。农业产业化涵盖广泛的领域。各级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协调合作,有效形成合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市农业产业化局和发展改革、财政、税务、旅游、土地、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休闲农业和民族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引进新项目,鼓励农业产业化增加投资,加强技术改造,创造产品和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各个骨干要千方百计克服当前的困难,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一批先进模式,形成全社会支持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浓厚氛围。
4、要严格调度考核。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纳入了双文明目标考核,有关领导小组要抓紧建立具体的考核激励办法,形成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同时,要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发展。各级有关部门要按照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年底,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认定,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不好的,要实施责任追究。
同志们,农业产业化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做大做强农村经济,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