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建培训班领导讲话
编辑:武汉大学 时间:2019-08-30 10:59
一、非公党建工作情况
随着我市“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市工业发展迅速。大量非公有制企业相继落户我公司xx办公区,包括丰航、太保、鲁花、东城机械等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大小非公有制企业280多家。
为了更好地在非公有制企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覆盖面,我们本着“党建带路,企业发展”的原则,向辖区内规模非公有制企业派出了18名党建辅导员。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非公有制党组织,成立了xxx公司、xx公司、xx公司、xxx公司、xxx学校等12个非公有制党组织。在企业相对集中、党员分散的xx工业园区,成立了一个联合党支部,使每个党员都能参与组织生活。
今年,我们对15家新增大型企业逐一进行了深入调查,掌握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下一步,我们将向有条件和不具备条件的分支机构派出党建辅导员,力争一年内新增5个非公有制党组织。
二、非公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近年来的非公有制党建工作,我们发现非公有制党建的阻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企业主对“品牌”和“团队”的存在感到满意,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了解。他们甚至认为党组织的活动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保持低调。因此,党组织应有的活动经费、时间和地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的作用。
二是党组织没有地位。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当然支持党支部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或岗位技术竞赛等活动,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但党支部能否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完全取决于业主的意愿,“老板说了算”的观念很难改变。党组织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往往只组织学习文件,偶尔组织几次走访,或者协调个体劳动者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还很肤浅,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员工数量相对较少、知名度较低的企业来说,业主建立党组织的功利倾向尤为突出。有些党组织只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树立品牌。有人认为党组织在关键时刻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企业党组织很难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发挥应有的政治核心作用。
三是党员地位偏低。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大多是从农村转来的大学生或刚刚毕业去工作的大学生。尽管他们思维活跃,文化水平较高,年龄较小,但他们在员工中缺乏影响力,因为他们缺乏技术专长、管理经验、进步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不太活跃,企业重视党员的作用,但往往忽视对优秀党员的激励。造成在企业的一些党员不愿亮身份,出现“隐型”党员”,一方面是怕转组织关系麻烦,另一方面又因有了工资,党费会增加,怕减少自己收入。
四是党员流动性较大。由于非公企业职工的工作变动性大,党员人数相应的变化性大。特别是党员发展对象一般以企业骨干为主,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特别是有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企业骨干流动性比较大,“攀高”和“跳槽”现象较为普遍,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的支部甚至因其中个别党员离开单位转出组织关系后,支部仅有1-2名党员,支部已是名存实亡。
第三,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主由于经历不同、意识水平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对党的宗旨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目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正确认识。特别是我们一些部门的不良现象和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风,使他们误解党的工作,不信任党,抵制党的工作。
在非公党建工作中,我们的办法措施主要有:
一是主动做好非公有制党建的宣传工作,同时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工作,使他们重视非公有制党建。
二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措施。对于有条件成立党组织的人,我们积极寻求与企业主沟通,转变企业主的观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没有三个甚至一个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我们派出党建指导员帮助他们培养党员。同时,我们建议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该考虑更多的党员。近年来,共培训了126名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分子,从非公有制企业优秀员工中招聘了58名党员。
第三,建议企业主给予非公有制党组织领导一定的权利和待遇,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加强党员的培训和教育,组织更多由党组织领导的文体活动和技能竞赛,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第四,建议企业主为表现好的党员职工多开“小厨房”,优先考虑福利待遇,给予更多的表彰和奖励,提高党员职工的荣誉感。
五是典型引路,争取企业主的支持。向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介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已经建立党组织但发展缓慢的非公有制企业,介绍发达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如何工作,如何促进企业发展。
第六,让企业主真正看到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服务企业中的作用,以及党员在展示和领导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我们向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派出党建指导员,要求党建指导员做到“六大成员”、“十件事”,引导非公有制党组织开展良好的党建活动,使党员领导能够带领职工相互赶超,实现企业更好发展。四、几点意见建议
1、继续优化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涉企部门要杜绝不良现象的出现,转变工作作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手续,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
2.应该给予非公有制党组织更多的指导、更多的建议、更少的要求和更少的安排,为企业的发展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3.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良好做法,提高企业和党组织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