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念好“人”字经
编辑:admin 时间:2023-07-05 06:37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迫在眉睫,要实现规划“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的转变,离不开“人”的支撑,只有聚集人才、积攒人气、服务人民,才能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要念好“人才”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引进人才搭建优质平台,营造优渥环境。既要把高学历、有能力、懂技术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吸引进来,也要把有理想、有情怀、有实力的在外大学生、乡贤能人吸引回来,更要把有号召力、行动力、脚沾泥土气息的“土专家”“田秀才”发掘出来,形成各类人才齐聚一堂共谱乡村振兴曲的生动局面。人才不仅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下、用得好。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培育机制,进一步加大农技专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树立重基层、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的人才评价导向;要关心关爱人才,为他们解决好创业科研、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问题,让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同时,要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和人才专业特长,合理安排人才工作岗位,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要念好“人气”经。在商业中,有一句话叫“人气即财气”,也就是说人气旺了,那么财气自然就会来。反观乡村的发展也是同理,一个地方的人气旺不旺,通常也就意味着一个地方发展得好不好。然而,近年来,因乡村生产力水平低下,资源要素活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有的在大城市闯出了路子安下了家,导致农村“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没有了人气,再好的政策也执行不下去,再好的项目也没人落实,乡村如何振兴?因此,要把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乡村振兴聚集满满的“人气”。要畅通外流人口回流渠道,通过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完善创新创业项目扶持、提高农村生活保障能力等方式,提升乡村的“颜值”和“引力”。通过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比如,实施“游子回乡”“干部规划家乡”等行动,促进外流人才回流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让乡村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人气”满格。
乡村振兴要念好“人民”经。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服务对象,在制定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时,充分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和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科学做好顶层设计,绝不能允许乡村振兴政策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好看是好看,落到地上一抹黑。要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在编制规划中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推动实施中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们共同担负起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的责任。当然,乡村振兴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最终受益者、最有发言权。只有始终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标,在发展中不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老百姓经济上富足、精神上充足、生活上满足,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才算真正完成。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拘一格聚人才、不遗余力攒人气、全心全意为人民,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中,奋勇图强、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只争朝夕,不断开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局面,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源:乡村振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