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延安时期孩子们的幸福童年
编辑:admin 时间:2023-10-10 05:38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入驻延安。就此,中国革命事业掀开新的一页,这里的孩子迎来了崭新的童年。
短短几年,陕北面目一新。农业生产得到恢复,手工业和工业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为改善儿童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面对认为“读书无用”的糊涂家长,政府派专人上门劝说;对家庭困难无力入学的儿童,采取优待措施,救济和供给部分或全部伙食。
1940年12月,边区政府及教育厅联合颁布《陕甘宁边区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要在陕甘宁边区逐步普及义务教育。1941年,教育厅颁布《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小学一律不收学费学杂费,学习课本由学校免费发放。”
伴随知识青年的涌入,延安迅速成为革命时期的文化殿堂。来自五湖四海的文人、学者、艺术家齐聚一堂,摩拳擦掌打算一展才华。艾青、张仃、萧军等艺术家组织的延安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延安文抗”)筹建了青年俱乐部,时常进行抗战漫画、木刻作品的展览,孩子也是他们邀请的对象。
还有一些人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1939年,边区教育厅印发刘御创作的诗集《新歌谣》,这是边区出版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在此之前,他所创作的儿童歌谣《梦》就已颇受儿童欢迎。他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或是揭示抗战的时代主题,或是描绘生机盎然的边区景象,激发孩子们对美好生活、光明未来的向往。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非常关心儿童的培养和教育。毛泽东曾为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写下“为教育后代”的寄语。还为“四四”儿童节题词:“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
与如今的节日形式不同,延安时期的“四四”儿童节是检阅儿童力量的日子。每到“四四”,各根据地的儿童团都要召集会议、举行检阅。儿童团团员各显身手,表演健身操、棍棒操和队列展示等项目,同时由政府颁发模范儿童和劳动小英雄的奖项,号召全区儿童向他们学习。
这样的节日活动,是不是与你印象中的儿童节完全不一样呢?
时过境迁,回望这段峥嵘岁月,在金戈铁马扬起的硝烟中,也有温暖柔软的臂膀,将弱小的孩子揽入怀抱,给他们健康成长的温床。
来源: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