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红军布币做的“钱衣裳”
编辑:admin 时间:2023-11-10 06:40
文化馆收藏着一件“钱衣裳”。它是由红军布币制成,原主人是张权氏。币面宽三寸、长五寸。上书“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字迹,印有镰刀、斧头、五星组成的图案,书写着“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工农银行”,每张长15.5厘米、宽9厘米,币值为三串,造币时间为“一九三三年”。
布币,结实耐用,造价低廉,在人类社会钱币发展史上十分罕见的文物。这种布制的钱币经济而耐用,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独特的创新。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转战三千里进入川北,1933年2月,建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随即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宣告成立,发行了银元、铜元、布币等。因苏区经济条件有限,缺高级纸张和高精度的印钞设备,无法满足大规模印刷纸币的需要,而印钞厂现有的石印机则完全能满足大规模印制布币的需要,因而得以大规模发行布币。布币的面额为壹圆、贰串、叁串、伍串、拾串。工农银行明确规定:银元与布币的兑换价格是一元兑三十串;一元布币兑银元一元。
张权氏收藏的红军钱币衣服,来自与红军的一段交往。1934年9月,红军在反“六路围攻”黄猫垭战役后,乘胜彻底解放了苍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老百姓得知红军是人民军队,纷纷从深山老林里钻出来,敲锣打鼓欢迎红军。住在苍溪县苏维埃政府附近的一位贫苦家庭的老大妈张权氏,把红军班的战士,当作“活菩萨”,热情地迎进了自己家里。战士们帮张大妈种菜种地、收割庄稼、挑水扫地。张大妈看在眼里,逢人便说:“真没见过这样好的兵啊!”
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在苍溪县打响了嘉陵江战役,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田颂尧和邓锡侯部52个团据守的嘉陵江防线,歼敌12个团,约一万余人,随即挥师西进,前往川西北迎接党中央、中央红军北上,就此踏上了长征路。由此,苍溪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出发地,住在张大妈家里的战士们也随大部队一起离开苍溪。张大妈把战士们送到五里坡外权家寨下,依依惜别。回到家中,她才发现,战士们在锅盖下悄悄地留下了一摞崭新的布币作伙食费。
红军撤走了,苍溪又沦为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军得知张大妈家住过红军,遂严令收缴红军物品。张大妈的家三番五次被抄,不少家具都被打烂了,但她想方设法地把红军留下的这些布币珍藏了下来。起初,她把布币藏在墙缝里,后来又将布币放到瓦罐里,埋入竹林中的泥地里,可又担心天长日久,布币因潮湿霉烂。最后,她决定把这些红军布币连成衣服,穿在身上。她连续熬了7个夜晚,把这些布币连成一件衣服,缝在自己一件旧夹衣内。
张大妈深深地爱戴红军,此后的15个春秋,她将这件“钱衣裳”一年四季都贴身穿着。她说,穿上这件“神衣”,好像红军战士就在自己身边,心里感到格外温暖。1949年12月,苍溪解放,1950年1月,苍溪县人民政府成立。张大妈看到当年的红军——解放军回来了,十分高兴。她捧出“钱衣裳”,请人民政府替她退还给红军。张大妈捐献的钱衣裳,共有布币32张,其票面价格约合3个银元,它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记录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情谊。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