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领导讲话发言稿
编辑:武汉大学 时间:2019-10-16 10:15
围绕正确扶贫工作要求和省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我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措施,制定最有力措施,实施规划战略,大力发挥这一扶贫“正确牌”。
---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根据国家和省识别贫困户、贫困村、编制身份证的工作要求,我区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将最贫困户、最贫困村列入援助范围,科学合理地制定援助计划。全区前后三次组织专业力量对61个行政村基本情况进行彻底调查,分村分局按户建立基本情况数据库,识别贫困人口1.66万人,根据“村规划、家庭合作、责任人”的总体构想,精心编制平川区“1236”扶贫攻势实施方案,?确立贫困村主导产业,填写发放贫困村、贫困家庭登记表、贫困扶贫手册,制定消除贫困家庭贫困计划,实现“家庭卡、村有记录、乡有记录、区有记录”。并确定贫困村、贫困家庭制定救助措施,通过对贫困原因的分析,扶贫对象挨家挨户建立救助项目,建立扶贫规划了解卡、台账,明确扶持责任单位、帮扶人员。具体采用扶贫项目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团结发展、附近工作等扶贫模式,大力支持。
---创“优”工作机制,确保精准扶贫“阳光普照”。
深入开展大访问、大调查,认真倾听贫民主诉求,耐心询问各家庭情况,深入挖掘贫困根源,与贫困家庭商谈、商谈、制定合作计划,策划产业项目,推进正确的贫困援助。扎实组织村民,培养富人,合理利用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队,按照每村一位包皮领导、两位在村干部的人员配置标准,全区将36人千部在贫困村组织12人合作工作队,每月至少进入村里一次,村里两委员探出贫困的根底,?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合作规划,培育产业,带领土地流转、建设中心村庄的偏僻村庄完善医疗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调动乡村二级千部积极性,着力推进贫困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管“好”扶贫资金,确保精准扶贫“准确滴灌”。为了搞好扶贫资金的管理,我区从四个方面规范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重点。
一是实行制约机制。严格落实扶贫管理项目、财政管理资金扶贫开发机制,按照规划、执行、监督三个分离原则和管理方式,分工负责,各部门负责其职务,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是实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报账制度,做到“七个坚持”:
坚持扶贫资金专家管理,转移规定工作日,坚持认可扶贫计划资金,坚持按项目建设进度支付资金,坚持按规定比例支付资金,逐步审查资金,以合法票据结算,坚持项目检验合格后支付质量保证金。
三是实行检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完成后,审计部门全面审计资金使用情况。
四是实行公开机制。项目资金到位后,扶贫、共同发行财政,将项目资金计划传达给各乡镇,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同时,在项目实施乡村在公告公示板上公开。---吹“响”攻坚的号角,精准整合资源,打好连片脱贫攻坚战。按照正确扶贫要求,做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势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接工作,加强各级双联部门和领导干部主体责任,引导他们共同承担扶贫攻势任务,调动更多非公有企业、个人商店等社会力量,深化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合作等合作模式。同时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以区委区政府为搭建平台主体,统筹安排整合资金。按照“同道、共担责任、牢记各方成果”的原则,统筹考虑资金来源的各个方面,明确专项资金的方向,打破行业和部门的限制,在原则上不减少各部门专项资金总量的情况下,减少专项资金项目数量,扩大财务杠杆效应,合理整合财政、农牧、林业、扶贫等涉农资金项目的资金。,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扶贫重点村,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安排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在村、户中得到准确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