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领导讲话
编辑:武汉大学 时间:2019-10-16 10:35
各位领导、学员们:
苏仙区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正式启动。此次参加培训的有100?名学员。在工作繁忙、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召开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说明地区委员会区政府重视扶贫工作。在春耕非常繁忙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参加这项学习和培训,这充分说明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借此机会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精准扶贫”的意义
总书记习近平于11日和3日访问了位于武陵山区中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区是中国14个毗邻贫困地区之一。晚秋季节,瓜果飘香,是土家族居住的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他进入生态水果产业基地,了解了村庄扶贫开发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
习总书记说,扶贫应立足事实,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鹜远的目标。
何为扶贫?扶贫是一种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发展经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社会工作。它旨在帮助贫困家庭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贫困面貌。何为“精准扶贫”?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把握当地综合形势,找到当地发展和财富的“命脉”,遵循客观规律,在“使能”点上,在真正能给人民带来收入的行业和产业中,走出一条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背景的独特致富之路。
显然,“精确扶贫”不仅仅是“投资钱帮助穷人”,而是考验统治者和领导人的智慧。它要求统治者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和需要,确定方向和目标,汇集人民的智慧,把在地上奔跑的“丑小鸭”变成高高飞翔的“白天鹅”。“投资”更容易,“帮助穷人”更难,“精确地帮助穷人”甚至更难。俗话说:“家是大业,坐着吃也很可怕,坐着吃就是三空”。同样在贫困地区,一次“投资”是“输血”,如果这里没有“造血”功能,即使进口更多,只要停止“输血”,最终只有“当场行走”。如果用这一次次的“输血”来培养“造血”功能,那效果就不一样了,但若培养的“造血”功能太弱,还是不能引起质的改变、质的飞越。因此,执政党有必要用智慧和“精准度”找到“造血”的强大源泉,加以培育和加强,使贫困地区能够改变现状,迎来“春天”,实现共同繁荣。
第二,精确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意识,全力推进。
去年年初,各省市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会议,全面部署整治工作。我们必须认真理解和贯彻上级的要求,以实际行动向广大农民和各级领导交出满意的答卷。
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必须深刻认识加快整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安排中,明确任务,扎实措施,务实创新,大力推进。
要以打持久战的心态深化认识。精准扶贫是一项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长期作战,连续作战,艰苦作战的思想,坚决打好精准扶贫这一仗。要以打陈地战的勇气加速推动。夯实基础,完善设施,加大投入。
要以打歼灭战的决心来落实责。精准扶贫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咬紧目标,攻坚克难。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长效机制,加强监督和监督。我们应该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措施和坚定的信心,共同努力实现“一年见效,三年富起来”的目标,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富裕。
三、扶贫实用技术培训是党中央正确扶贫的重要措施
“一技在手,衣食无忧”脱贫致富的关键是掌握技术的长处。开展扶贫技能培训是落实扶贫开发计划的重要措施,是区委会区政府深化民间实践战略措施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提高村民素质、提高发展技能、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促进就业、自主创业的社会工程。其目的是解决贫困村村民在就业创业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实现贫困村收入增长,促进贫困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早日从贫困中获得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想。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二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逐步最终顺利实现。具体表现是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团结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
一、开办实用技术培训执政为民,贯彻上级精神的需要。
为了做好本次实践技术培训课程,针对田亮镇东东岭村和彩岭村地理环境条件差、客观现实、传统习惯和养殖维修行业等情况,区扶贫办对全区相关单位的站场进行了实地调查,聘请市、区知名专家授课,并首次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在彩岭村举办实践技术培训。这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贫困村民的热爱,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我区扶贫技能培训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它必将在推动贫困村民脱贫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培训的学员多,时间短,针对性强,要求高。受聘教授的专家不仅具有理论知识,而且更加注重实践经验,精心备课,详细讲解,采取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村民容易掌握的种植养殖技能,本着“实用、实用、有效”的原则,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坚持邀请入、出相结合。?实用技术培训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村民主动就业、发展生产、创业致富。
扶贫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是扶贫事业健康发展的缩影,是苏仙区第二次扶贫开发事业走向更高起点的重要起点,将其特殊地位和意义载入我区扶贫事业发展史册。因此,我衷心地希望扶贫办高度重视,积极抓好经费投入,探索培训新路,不断提高培训质量,聘请好专家教师,想村民之所想,办村民之,所需,采取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把实用技术培训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篮。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东东东岭村和蔡岭村的村民可以成为宿县区种植业的专家,脱贫致富。这两个村庄已经成为宿县率先脱贫致富的标杆。
二、确保培训工作取得成效。对这次培训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思想。村民们应该理解区委和政府的善意。镇村要合作,共同规划、组织和实施大众实用技术培训。扶贫,要加强沟通协调,保证教师,保障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使人们通过培训实际获益。第二,要认真学习。我们提供免费的技能训练,给予村民每人生活补助,希望村民兄弟珍惜这次训练机会,尽快适应培训班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上好课,课后加强相互沟通,相互学习,掌握技能。第三,要遵守培训班纪律。纪律是学习的保障,大家都没有纪律的制约,搞好环境设施只能做装饰,老师有才能也没有施舍。希望乡亲们自觉遵守纪律,遵守课程纪律,一切行动都服从指挥。
雄关漫道真如,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相信,苏仙区扶贫的实用技术训练,在区委、区政府、良田町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祝愿培训班取得成功。在此,感谢菜岭村支村两委为我们的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
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辛苦地给大家上课,在这里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最后,祝各位老师、学员身体健康,学习愉快,学有所获。